梦浅恨深,啼轻花心流莺换
出处:《绛都春二首》
清 · 蒋敦复
红闺翠线。
但绣得病鸳,青鸾天远。
怕听好音,两两春禽鸣春苑。
阑干万里东风怨。
剩一把、杨丝零乱。
杏花飞后,归来燕子,谢家庭院。
曾见。
银蕤冷锁,锦鞯暗、下叩琼扉葱茜。
梦浅恨深,啼轻花心流莺换。
从今妾面羞郎面。
奈重睹、柔肠先转。
瘦人天气愔愔,画檐昼暖。
但绣得病鸳,青鸾天远。
怕听好音,两两春禽鸣春苑。
阑干万里东风怨。
剩一把、杨丝零乱。
杏花飞后,归来燕子,谢家庭院。
曾见。
银蕤冷锁,锦鞯暗、下叩琼扉葱茜。
梦浅恨深,啼轻花心流莺换。
从今妾面羞郎面。
奈重睹、柔肠先转。
瘦人天气愔愔,画檐昼暖。
鉴赏
这首《绛都春》是清代词人蒋敦复所作,属于婉约派风格,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妙的比喻见长。
词中开篇“红闺翠线”,描绘了一幅精致的闺房景象,绣线如同翠绿的丝线般点缀在红色的闺房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但绣得病鸳,青鸾天远”两句,通过“病鸳”与“青鸾”的对比,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怕听好音,两两春禽鸣春苑”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春日里鸟儿的欢鸣,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寥。
“阑干万里东风怨”一句,将主人公的愁绪与自然界的景象相融合,万里东风似乎也承载着无尽的哀怨。接下来的“剩一把、杨丝零乱”描绘了主人公面对离散与失落时的无助与迷茫。最后,“杏花飞后,归来燕子,谢家庭院”以杏花凋零、燕子归巢的景象,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曾见。银蕤冷锁,锦鞯暗、下叩琼扉葱茜”几句,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梦浅恨深,啼轻花心流莺换”则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哀愁,仿佛连花心的啼叫都充满了哀怨。
结尾“从今妾面羞郎面。奈重睹、柔肠先转。瘦人天气愔愔,画檐昼暖”表达了主人公在经历了种种情感波折后,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