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
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
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
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
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
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
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
注释
平川:平原。垂柳:河边的柳树。
魏公墓:历史人物的陵墓。
伊人:指代某位重要人物。
敖仓:古代粮仓。
洛口:地名,古代军事要地。
六合:天地四方,这里指天下。
方项:指项羽。
骄战:骄傲的战斗方式。
萧曹:萧何和曹参,西汉名臣。
翻译
朝阳映照平原,长长的河岸垂柳依依。远远望去,魏公的陵墓高耸在前山之后。
回想当年大业年间,各路英雄竞相角逐势力。
那个人何等迅速,独占风头引领潮流。
他发布檄文号召,集结军队驻扎在洛口。
百万军营相连,似乎天下就在眼前。
如同项羽刘邦抗衡,乱世隋朝将由谁终结。
仅凭武力抗争难以长久,若能学习萧何曹参的智慧
功名便可永垂不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平川之上远眺魏公墓,回忆往昔大业时期群雄并起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个人英雄气短的无奈。
"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一句,以清新的早晨景象开始,平川与垂柳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给人以宁静之感。然而,这种宁静很快被历史的沉重所打破。
"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诗人眼中所见的是一处古墓,它的存在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也象征着一种力量与伟业的消逝。"突兀"二字形容墓地的高大和坚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诗人开始回忆过去,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里的"大业"指的是唐初李密等人的宏伟事业,而"群雄角奔走"则形容了当时各路英雄豪杰纷争的景象。
"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这句中"伊人"通常用来指代历史上的某个人物,这里可能是指李密。"何电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的高洁情操,而"独立风尘首"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与卓尔不群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的几句"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具体描绘了历史上的某一次军事行动和英雄人物的英勇形象。其中"传檄举敖仓"等句节是对军队调动与布防的生动描述,而"方项终比肩"则显示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势。
最后,诗人提到"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这里的"萧曹"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如萧何、曹操等,他们的事迹和成就被后世传颂。诗人通过这样的比较,无疑是在表达对那些能够留下永恒功名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感怀旧情,还表现出一种对于英雄事业与个人抱负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