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此遗民缘俗吏,扶回兴业赖书生
出处:《和友人书怀》
宋 · 郑刚中
君似冰壶透里清,岂容随众话锄耕。
自应才大难为用,无柰诗穷益有名。
祸此遗民缘俗吏,扶回兴业赖书生。
欲烦尽挽天河水,一洗当年海上盟。
自应才大难为用,无柰诗穷益有名。
祸此遗民缘俗吏,扶回兴业赖书生。
欲烦尽挽天河水,一洗当年海上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你。似:像。
冰壶:比喻人的高洁品性。
透里清:透明清澈。
岂:怎么。
容:允许。
随众:随从大众。
话锄耕:谈论农事。
自应:自然应该。
才大:才华出众。
难为用:难以得到施展。
无柰:无奈。
诗穷:诗才贫乏。
益有名:名声反而更响亮。
祸此:因此造成祸害。
遗民:流离失所的人民。
俗吏:庸俗的官吏。
扶回:扶持回归。
兴业:振兴国家。
赖:依赖。
欲烦:想要劳烦。
尽挽:倾尽。
天河水:天河之水,象征无穷力量。
一洗:彻底清洗。
当年:过去。
海上盟:过去的约定或誓言。
翻译
你像冰壶般透明清澈,怎肯随众人谈论平凡之事。你的才华出众却难以施展,无奈诗才虽贫却名声更盛。
祸害百姓是因为庸俗的官吏,振兴国家还得依靠读书人。
想要倾尽天河之水,洗去往日海上的誓言和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和友人书怀》,通过对友人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对其处境的深刻理解。首句“君似冰壶透里清”,以冰壶比喻友人高洁的品性,如同透明的玉壶,清澈无暇。次句“岂容随众话锄耕”则暗示友人才华出众,不应埋没于平凡的农耕生活。
第三句“自应才大难为用”,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才能之大,却难以在现实中得到充分施展。第四句“无柰诗穷益有名”,则以“诗穷”反衬其才华,虽然仕途不顺,但诗歌成就反而更加显著,名声远播。
第五句“祸此遗民缘俗吏”,暗指友人可能因世俗官吏的阻碍而遭遇困境,同情之意溢于言表。最后一句“扶回兴业赖书生”,寄望友人能凭借读书人的智慧,振兴家业或国家,展现出对友人的期许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转折,既赞扬了友人的才情,也表达了对其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未来寄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