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修竹本孤直,丛蒿掩翳之全文

修竹本孤直,丛蒿掩翳之

明 · 杨士奇
修竹本孤直,丛蒿掩翳之
丛蒿岂不蕃,竹色青不移。
经星丽崇霄,阴雾蔽其辉。
终焉安得蔽,阴雾宁几时。
小人抱龌龊,君子素肯违。
青蝇与贝锦,盈庭腾诽辞。
平陆起波涛,岂云天可欺。
天道固包含,堲谗有往规。

鉴赏

这首诗以修竹和丛蒿为喻,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比修竹的孤直与丛蒿的繁茂,暗示了人格的高洁与世俗的纷扰。修竹虽孤直,却能保持本色不变,象征着君子的坚守与清高;而丛蒿虽繁茂,却无法遮蔽修竹的青色,寓意着小人的喧嚣难以掩盖真理的光芒。

接着,诗人将星宿与阴雾进行对比,星宿虽然微弱,但依然能照亮夜空,象征着君子的美德虽被小人所遮蔽,但终将显现。同时,诗人也借星宿与阴雾的对比,表达了对天道的信仰,认为即使是暂时的阴霾,也无法长久遮蔽光明。

最后,诗人以“小人抱龌龊,君子素肯违”开篇,直接点明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不会因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原则,而小人则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同时,诗人通过“青蝇与贝锦,盈庭腾诽辞”描绘了小人诽谤君子的场景,强调了君子在面对不公时的坚韧与沉默。

“平陆起波涛,岂云天可欺”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天道公正的信念,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环境中,也会有波涛起伏,但这种起伏并不能改变天道的本质,也无法欺骗天道。最后一句“天道固包含,堲谗有往规”,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天道包容万物,对于谗言也有其自然的消解之道,提醒人们应遵循天道,坚持正直,不为谗言所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君子品格的推崇,以及对于天道公正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对小人行为进行了批判,具有鲜明的道德指向性和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