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最怜渌水亭荒,曾几度流连,几番昏晓全文

最怜渌水亭荒,曾几度流连,几番昏晓

出处:《玉漏迟三首
清 · 项鸿祚
寄愁何处好,金奁怕展,紫箫声杳。
十幅乌丝,寂寞怨琴凄调。
犹忆笼香倚醉,是旧日、承平年少。
憔悴早,词笺赋笔,半销衰草。
最怜渌水亭荒,曾几度流连,几番昏晓
玉笥薶云,付与后人凭吊。
君自孤吟野鬼,谁念我、啼鹃怀抱。
消瘦了,恨血又添多少。

鉴赏

这首《玉漏迟》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深沉的忧愁与哀思。词中通过“金奁”、“紫箫”、“十幅乌丝”、“渌水亭”等古典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当前落寞情境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繁华不再、个人命运多舛的感慨。

“寄愁何处好”,开篇即点明主题,愁绪无处安放,引人深思。接下来,“金奁怕展,紫箫声杳”两句,以“怕展”的金奁和“声杳”的紫箫,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恐惧与孤独,以及对往日欢愉时光的怀念。“十幅乌丝,寂寞怨琴凄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词人的孤独与哀怨融入音乐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犹忆笼香倚醉,是旧日、承平年少”一句,词人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那时的自己还年轻,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然而,“憔悴早,词笺赋笔,半销衰草”则揭示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现实,词人的容颜与才华都已逐渐凋零,如同衰败的草木,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最怜渌水亭荒,曾几度流连,几番昏晓”几句,通过渌水亭的荒芜,反映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现状的无奈。渌水亭曾是词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如今却荒废已久,象征着往日的欢愉与现在的落寞形成了鲜明对比。

“玉笥薶云,付与后人凭吊”一句,词人将自己与往昔的美好时光一同埋藏在云雾缭绕的玉笥山中,留给后人凭吊,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寄托。

最后,“君自孤吟野鬼,谁念我、啼鹃怀抱”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在这样的世界里,他只能独自吟唱,仿佛成为了无人问津的野鬼,只有啼鹃的叫声能陪伴他的怀抱,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哀伤。

“消瘦了,恨血又添多少”则是对词人内心痛苦的直接表达,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身心日益消瘦,心中的恨意也愈发浓烈,无法排解。

整体而言,这首《玉漏迟》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词人在面对时光流逝、个人命运多舛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哀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