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菑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
出处:《病起杂言》
宋 · 陆游
国不可以无菑眚,身不可以无疢疾。
无菑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
昆夷猃狁无害于周之王,辟土富国无救于隋之亡。
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尪。
古来恶疾弃空谷,往往更得度世方。
我年九十理不长,况复三日病在床。
天公念之亦已至,儆戒不使须臾忘。
起居饮食每自省,常若严师畏友在我傍。
跻民仁寿则非职,且为老惫针膏肓。
无菑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
昆夷猃狁无害于周之王,辟土富国无救于隋之亡。
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尪。
古来恶疾弃空谷,往往更得度世方。
我年九十理不长,况复三日病在床。
天公念之亦已至,儆戒不使须臾忘。
起居饮食每自省,常若严师畏友在我傍。
跻民仁寿则非职,且为老惫针膏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菑眚:灾难。疢疾:疾病。
乱:混乱。
无日:随时。
昆夷猃狁:夷狄。
王:王权。
辟土富国:扩大疆土富国。
隋之亡:隋朝灭亡。
多不起:长期卧病。
羸尪:虚弱。
恶疾:厌恶的疾病。
度世方:生存之道。
九十:九十岁。
理不长:生命不长。
天公:上天。
儆戒:警示。
起居饮食:日常生活。
严师畏友:严格的老师和敬畏的朋友。
仁寿:长寿。
职:职责。
膏肓:严重疾病。
翻译
国家不能没有灾难,个人身体不能没有疾病。没有灾难的国家可能更快陷入混乱,没有疾病的身躯也可能随时消亡。
夷狄侵扰并未动摇周朝王权,扩大疆土富国并不能挽救隋朝的覆灭。
壮士一旦卧病不起,快速死亡并非全因虚弱。
自古以来,人们厌恶的疾病有时反而能让人找到生存之道。
我已年近百岁,生命本就不长,更何况连续三天病倒床榻。
上天怜悯我,已经给予警示,让我时刻铭记。
日常起居饮食要自我反省,如同面对严格的老师和敬畏的朋友。
提升民众寿命并非我的职责,我只愿安度晚年,疗治衰老之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病起杂言》,他以个人的疾病体验,寓言式的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诗中提到,国家和人都不能没有困难与挑战(菑眚和疢疾),否则可能带来更快的混乱或危机。他引用周朝和隋朝的历史例子,说明即使强大如周王和繁荣如隋朝,也因忽视潜在问题而走向衰亡。诗人感慨壮年的人也可能突然病倒,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提到古人对待疾病的态度,即使被弃置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生存之道。他自己虽然年事已高,病痛缠身,但仍能感受到上天的警示,时刻自我反省,如同面对严格的老师和朋友。他明白自己的职责在于提升人民的福祉,但目前只能尽力应对衰老和疾病的困扰。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责任的认识,以及对自我修养的重视,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学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