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欠伸复大噫,稍自闻其声全文

欠伸复大噫,稍自闻其声

出处:《寄郑三丙昌
清 · 宋湘
挂帆向风浪,进退交怦怦。
终日坐车壁,轰轰如耳鸣。
心口自相语,八九不得呈。
浪定马解鞍,一梦来生平。
欠伸复大噫,稍自闻其声
我与晓园子,文字为友生。
久乃见肝胆,终而成弟兄。
己酉与庚戌,两载同昏晨。
山下丛书阁,风雨嘈嘈听。
登堂拜寿母,啼笑杂孩婴。
依依真家人,不闻鸡犬惊。
衣食共柈椸,憧仆无斗争。
我出车子车,我入灯子灯。
并影检文史,交綦倾杯觥。
有时并马出,赏花兼听莺。
莺花亦有意,昵子还我亲。
我贫累八口,子富非千塍。
每当家书来,辄亦指一囷。
我才愧比管,君义高同陈。
人生非木石,安得无性情。
尔后或小别,逐逐肥马尘。
数月得相见,夜语恒无眠。
相期共跋浪,大海飞鲲鲸。
壬年七八月,夜夜秋风清。
为我僦夏屋,踏月五羊城。
岂意梁上材,不及爨下薪。
敢喜珠出海,翻憾玉遗荆。
子乃殊欣然,盛饯江之滨。
长途沮行色,一一劳经营。
辙迹一以北,百叠书殷勤。
阔怀有岁月,笃契无关津。
区区两蜗角,望我如望君。
如此五六年,郁郁俱未伸。
顾我须裹戟,知子眉含颦。
我今尚留滞,非官縻帑银。
骑驴北门出,风雪满其身。
希冀捧一檄,为养非为名。
笔砚焚且尽,酒债时交征。
此心如槁木,宇内唯寓形。
楼中红杏花,或留与子孙。
初秋有人来,自言君比邻。
闻子颇欲出,行行摇双旌。
扫榻逾三月,倒屣虚一迎。
想又不复来,或待明年春。
如子二顷田,进止俱可凭。
前书略己及,不复唇舌申。
忆子送我时,索诗何丁宁。
数载不一报,繄岂忘故人。
亦欲得佳境,稍与句俱新。
岂谓气蔬笋,摆脱全无因。
积悃那可道,着手难为停。
喁喁儿女语,拉杂交甘辛。
寂寞首重回,诊缕情乃真。
八千里顿首,珍重双红鳞。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湘所作的《寄郑三丙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三丙昌深厚的情谊,以及两人在不同生活阶段的相聚与分别。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与郑三丙昌在风浪中共同进退,彼此心灵相通,如同兄弟一般。他们一起经历了两年的同甘共苦,无论是风雨中的读书阁,还是拜见寿母的温馨场景,都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中还提到了两人在生活中的相互扶持,无论是共用饮食、共享书籍,还是共同出行赏花,都体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与情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不得不面对生活的分离与忙碌,诗中通过“逐逐肥马尘”、“数月得相见,夜语恒无眠”等句子,表达了这种情感上的距离感。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保持着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再次携手共进,如同大海中翱翔的鲲鲸。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诗人提到自己因公务而滞留,与友人相隔两地,只能通过书信维持联系。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八千里顿首,珍重双红鳞”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不舍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描绘,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