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捻芳容饱弄娇,胭脂细结玲珑露
出处:《次韵杨孟载观芍药作》
元末明初 · 徐贲
轻阴酿绿寒犹薄,龟甲疏帘映朱阁。
美人偏有惜花心,新水银瓶送红药。
当阶惟恐流尘污,纤手笼春为花护。
一捻芳容饱弄娇,胭脂细结玲珑露。
綵贴单屏衬碧绡,微风才动见花摇。
香凝腻粉肌全湿,影艳方诸脸半潮。
高枝开满低枝捲,翠槛移来随凤辇。
浓染如分织女机,巧裁似出宫娥剪。
花情最重是何人,应有鸳鸯帐里身。
不用传心题绮字,踏歌当为唤真真。
美人偏有惜花心,新水银瓶送红药。
当阶惟恐流尘污,纤手笼春为花护。
一捻芳容饱弄娇,胭脂细结玲珑露。
綵贴单屏衬碧绡,微风才动见花摇。
香凝腻粉肌全湿,影艳方诸脸半潮。
高枝开满低枝捲,翠槛移来随凤辇。
浓染如分织女机,巧裁似出宫娥剪。
花情最重是何人,应有鸳鸯帐里身。
不用传心题绮字,踏歌当为唤真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徐贲的《次韵杨孟载观芍药作》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的细腻画面。首句“轻阴酿绿寒犹薄”写出了春天的微凉与生机,阴云中透出的绿色显得清新。"龟甲疏帘映朱阁"则以精致的建筑为背景,烘托出花儿的娇艳。
"美人偏有惜花心"借美人之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芍药的珍爱。"新水银瓶送红药"形象地展现了美人精心呵护花朵的情景,水银瓶装着鲜艳的红芍药,更显其珍贵。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当阶惟恐流尘污”和“纤手笼春为花护”,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对花的呵护与怜爱。
"一捻芳容饱弄娇"和"胭脂细结玲珑露"运用拟人手法,描绘花瓣娇嫩欲滴,仿佛凝聚着少女的羞涩与晶莹。"綵贴单屏衬碧绡"和"微风才动见花摇"则描绘了芍药在春风中的轻盈姿态,如同美人轻纱下的曼妙舞姿。
后半部分,诗人以“浓染如分织女机,巧裁似出宫娥剪”赞美芍药的色彩斑斓和工艺之美,将其比作仙女的手工之作。最后两句“花情最重是何人,应有鸳鸯帐里身”,暗示了花的美丽与爱情的关联,以及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芍药的细致描绘,寄寓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