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掩柴扉盘膝坐,人非人是底须听
出处:《次兰皋自咏》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生来无分对书灯,却喜逢人便眼青。
枵腹谩临求米帖,学耕频勘相牛经。
崚嶒骨相身长健,磊磈襟怀鬓未星。
密掩柴扉盘膝坐,人非人是底须听。
枵腹谩临求米帖,学耕频勘相牛经。
崚嶒骨相身长健,磊磈襟怀鬓未星。
密掩柴扉盘膝坐,人非人是底须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无分:没有缘分。书灯:读书的灯火。
逢人:遇到人。
眼青:眼神明亮。
枵腹:空腹。
谩临:徒然研读。
求米帖:求取食物的字条。
学耕:学习农耕。
崚嶒:形容骨骼突出。
骨相:骨骼形态。
身长健:身材高大且健壮。
磊磈:形容胸怀坦荡。
鬓未星:鬓发未斑白。
密掩:悄悄关闭。
柴扉:木柴做的门。
盘膝坐:盘腿而坐。
人非人是:分辨不清真假的人言。
底须听:究竟应听从什么。
翻译
我生来无缘亲近书灯,却喜欢与人交谈时眼神明亮。空着肚子徒然研读求米的字条,频繁学习农事查看相牛的书籍。
我身形魁梧健康,胸怀坦荡,鬓发还未斑白。
我悄悄关上门,盘腿而坐,不知他人言语中何为真何为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埋头苦读的场景,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开篇“生来无分对书灯”表现出诗人与书为伴,对知识没有偏嗜,只愿意沉浸于书海之中。“却喜逢人便眼青”则透露出诗人的个性,遇见志同道合的人时,那份欣喜如同双目生光,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枵腹谩临求米帖”一句,诗人用夸张的笔法形容自己为了学问而忘我地劳作至极度饥饿,以至于肚子都快要贴到背上了,却仍旧在寻找可以书写的纸张。接下来的“学耕频勘相牛经”则展示了诗人对农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反映出诗人广泛涉猎、勤于探求的学问态度。
“崚嶒骨相身长健”一句,用形容词"崚嶒"来描绘诗人的骨骼坚实而有力,再通过“身长健”表达了身体的强健和活力。紧接着,“磊磈襟怀鬓未星”则是对内心世界的刻画,"磊磈"形容胸怀宽广,"鬓未星"暗示着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精神状态依然如昔日般充满活力,没有被时光所侵蚀。
最后,“密掩柴扉盘膝坐”是对诗人闭门谢客、专心致志的书房生活的一幅生动画面。"人非人是底须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的屏蔽,专注于内在世界的声音,这里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学问志趣、个性特点和精神追求,是一篇充满了深刻哲理与高远情操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