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高竹碧相倚,自能发馀清全文

高竹碧相倚,自能发馀清

出处:《高竹八首 其四
宋 · 邵雍
高竹碧相倚,自能发馀清
时时微风来,万叶同一声。
道污得夷理,物虚含远情。
阶前闲步人,意思何清平。

注释

高竹:高大的竹子。
碧:翠绿色。
发馀清: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微风:轻轻的风。
万叶:所有的叶子。
同一声:发出同样的声音。
道污:道路坎坷。
夷理:公正的道理。
物虚:万物空洞。
远情:深远的情感。
阶前:台阶前。
闲步人:闲适的人。
意思:心境。
清平:宁静平和。

翻译

高高的竹子翠绿相依,自然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不时微风吹过,万千竹叶发出同样的沙沙声。
道路虽然坎坷,却能保持公正的道理,万物虽空,却蕴含深远的情感。
台阶前闲适的人,心境是多么的宁静平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竹林画面。"高竹碧相倚",形象地展现了竹子挺拔高耸,翠绿相依的景象,富有生机与韵律。"自能发馀清",竹子自然散发出清新的气息,暗示了诗人对竹子品性的赞美,认为它具有高雅的气质和不俗的品格。

"时时微风来,万叶同一声",微风吹过竹林,所有的竹叶发出一致的声音,如同和谐的交响,体现了大自然的韵律美和统一感。这句也寓言了人生的道理,暗示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故时,应保持一致的立场和态度。

"道污得夷理,物虚含远情",这里的"道污"可能指的是世俗的纷扰,而"夷理"则代表了平易近人的道理。诗人认为,即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竹子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和平静,蕴含着深远的人生哲理。

最后两句"阶前闲步人,意思何清平",诗人以自己在竹林前悠闲漫步的人为视角,表达了心境的宁静和淡泊,感受到竹子带来的那份清平之气,也暗含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高竹的景象,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崇尚,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宋代士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