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那得麾白羽,谁识潭潭盖世雄
出处:《赤壁风月笛图》
金 · 李纯甫
钲鼓掀天旗脚红,老狐胆落武昌东。
书生那得麾白羽,谁识潭潭盖世雄。
裕陵果用轼为将,黄河倒捲湔西戎。
却教载酒月明中,船尾呜呜一笛风。
九原唤起周公瑾,笑煞儋州秃鬓翁。
书生那得麾白羽,谁识潭潭盖世雄。
裕陵果用轼为将,黄河倒捲湔西戎。
却教载酒月明中,船尾呜呜一笛风。
九原唤起周公瑾,笑煞儋州秃鬓翁。
鉴赏
这首诗《赤壁风月笛图》由金代诗人李纯甫所作,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首句“钲鼓掀天旗脚红”,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激烈场面,鼓声震天,旗帜如火,渲染出战争的紧张氛围。接着,“老狐胆落武昌东”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连狡猾的老狐狸都为之胆寒。
“书生那得麾白羽,谁识潭潭盖世雄”两句,对比了文弱的书生与盖世英雄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书生虽手持白羽,但难以驾驭战场风云,而真正的英雄,其气魄和能力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裕陵果用轼为将,黄河倒捲湔西戎”则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了如果宋代的裕陵(宋徽宗)能任用苏轼为将,那么黄河之水或许可以倒流,平定西戎之乱,表达了对苏轼军事才能的肯定。
最后,“却教载酒月明中,船尾呜呜一笛风”描绘了一幅月下饮酒、笛声悠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而“九原唤起周公瑾,笑煞儋州秃鬓翁”则是对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将)的怀念,同时也暗讽了被贬谪到儋州(今海南儋州)的苏轼,以其才华横溢,即使在九泉之下也能唤起周瑜的共鸣,让后者为之感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也融入了对英雄、才子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