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兮尔毋然,会见晴光吐
出处:《秋怀用东坡韵》
清 · 李超琼
昨宵声喧豗,卷地走飞雨。
凄切傍枕鸣,亦有孤蛩语。
似诉穷黎心,今夕愁败堵。
茅屋破且颓,遑论滴漏苦。
不识滨湖田,谁能捍禾黍。
三吴亟水利,宣泄汇黄浦。
胡为三日霖,遂使忧百亩。
蛩兮尔毋然,会见晴光吐。
凄切傍枕鸣,亦有孤蛩语。
似诉穷黎心,今夕愁败堵。
茅屋破且颓,遑论滴漏苦。
不识滨湖田,谁能捍禾黍。
三吴亟水利,宣泄汇黄浦。
胡为三日霖,遂使忧百亩。
蛩兮尔毋然,会见晴光吐。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超琼的《秋怀用东坡韵(其二)》描绘了秋夜风雨交加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民生疾苦。首句“昨宵声喧豗,卷地走飞雨”生动描绘了风雨的猛烈,紧接着“凄切傍枕鸣,亦有孤蛩语”通过虫鸣渲染出一种凄凉氛围。诗人借“似诉穷黎心,今夕愁败堵”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生活的同情,房屋破败,连最基本的遮风挡雨都成问题。
“茅屋破且颓,遑论滴漏苦”进一步强调了居住条件的恶劣,而“不识滨湖田,谁能捍禾黍”则揭示了农民的艰辛,不知如何保护庄稼。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更广阔的地域,“三吴亟水利,宣泄汇黄浦”,提出改善水利设施以应对洪涝的建议。
然而,现实是“胡为三日霖,遂使忧百亩”,连续的阴雨导致农田受损,诗人发出疑问。最后两句“蛩兮尔毋然,会见晴光吐”寄寓希望于未来,期待雨过天晴,百姓的生活能有所好转。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社会关怀,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