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疑龙挂天,飞雨响银箭
出处:《黄岩盛景则来为吾郡征官见示诗文因成一章》
元 · 洪焱祖
昔我游公乡,瞻望弗及见。
公今仕吾州,过从两不倦。
人生水上萍,邂逅随风转。
端能相知心,岂在蚤识面。
高文久自珍,屡请容一眄。
如升泰山顶,朝观海日眩。
云涛浮青红,光采生万变。
新诗更圆美,花暖娇莺啭。
忽疑龙挂天,飞雨响银箭。
呜呼此事难,补衮非袜线。
沉吟拊几案,便欲弃笔砚。
终然齿未衰,犹冀骨可换。
跪请九还诀,昼夜锻复鍊。
骖鸾侍远览,八极如抹电。
宁同井底蛙,局促自矜衒。
公今仕吾州,过从两不倦。
人生水上萍,邂逅随风转。
端能相知心,岂在蚤识面。
高文久自珍,屡请容一眄。
如升泰山顶,朝观海日眩。
云涛浮青红,光采生万变。
新诗更圆美,花暖娇莺啭。
忽疑龙挂天,飞雨响银箭。
呜呼此事难,补衮非袜线。
沉吟拊几案,便欲弃笔砚。
终然齿未衰,犹冀骨可换。
跪请九还诀,昼夜锻复鍊。
骖鸾侍远览,八极如抹电。
宁同井底蛙,局促自矜衒。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洪焱祖的《黄岩盛景则来为吾郡征官见示诗文因成一章》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公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前半部分回忆过去未能常见,感叹如今公在近处任职,交往频繁而不觉疲倦,如同水上浮萍般的人生际遇,强调了知心朋友的重要性,而非初次见面的表面认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高才文章的赞赏,觉得如同登泰山观日出,景象壮丽且变化无穷。
接着,诗人赞美了新诗的优美,以花香莺语的意象形容其生动,又以龙挂天际和飞雨银箭的形象比喻友人的才华横溢。然而,他也意识到才华的施展不易,感叹自己虽有志向,但年事已高,希望能通过不懈努力改变命运。
最后,诗人恳求友人传授智慧,表示愿意跟随他一同探索广阔的世界,不愿像井底之蛙那样局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