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不向离骚取,神女频从梦寐求
出处:《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无端宋玉始悲秋,萧瑟长令异代愁。
楚国大夫多丽则,湘累弟子更风流。
美人不向离骚取,神女频从梦寐求。
词客最知摇落早,况闻猿啸满林丘。
楚国大夫多丽则,湘累弟子更风流。
美人不向离骚取,神女频从梦寐求。
词客最知摇落早,况闻猿啸满林丘。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一)》。诗中借用了宋玉悲秋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无端宋玉始悲秋”,以“无端”二字开篇,暗示了悲秋情绪的突然降临,如同宋玉般,无缘无故地感到了秋天的凄凉。接着,“萧瑟长令异代愁”一句,将宋玉的悲秋情感延伸到后世,说明这种情感跨越时空,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共同的愁绪。
“楚国大夫多丽则,湘累弟子更风流”两句,通过对比楚国的大夫和湘累(屈原的别称)的风华与才华,进一步强调了悲秋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的崇高评价。
“美人不向离骚取,神女频从梦寐求”两句,运用典故,一方面赞美了屈原的作品《离骚》之美,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是在梦中也不忘神女的形象,以此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词客最知摇落早,况闻猿啸满林丘”两句,点明了诗人作为词客的身份,深知秋天的来临意味着万物凋零,而猿猴的哀鸣更是增添了这份悲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即面对自然界的衰败,人类情感的脆弱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宋玉悲秋情感的引申与拓展,以及对屈原及其作品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