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献赋诵凌云,上国承颜悦披雾
弓旌号召士无留,竹帛功名公所赴。
天表对扬咨见晚,坤维镇抚歌来暮。
雪山增重绝纷埃,蜀道非难履平路。
分陕聊烦摅妙略,秉钧已叹迂高步。
朱轓抚俗远民怀,玉帐折冲荒服惧。
羽檄不飞烽堠灭,骏骨多收边市互。
孔明七纵讵非长,户牖六奇真不误。
农狎其野无外忧,马腾于槽有馀怒。
三陲绝徼皆妥安,诸将雄师今尽护。
九重益友思直谅,四蜀新声咏宣布。
帅阃方观勋业成,庙堂行看精神聚。
嗟我衰迟托末契,辱公敦笃倾殊顾。
当年献赋诵凌云,上国承颜悦披雾。
禹门亲睹跃风雷,尧陛初惊承雨露。
龙颜下瞩顿生光,凤翼高翔从此附。
称身朝服曳青云,满袖天香携宝炷。
九霄变化冥鹏升,一纪光阴隙驹骛。
绨袍雅意念张禄,襦裤馀波依叔度。
他时入觐对金莲,伴直应随玉堂寓。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朝,由王之望所创,它描绘了一位圣明君主的勤勉与英豪将士们的英勇。全诗充满了对统一、和平以及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开篇便以“圣主忧勤躬万务”表达了君主要亲自处理国事的勤劳精神,而“英豪宁许山林住”则强调了英雄将士们不应该隐居而应出山为国效力。紧接着,“弓旌号召士无留,竹帛功名公所赴”进一步展示了君主对人才的重视与召唤,以及将士们追求功名和荣耀的决心。
“天表对扬咨见晚,坤维镇抚歌来暮”中,“天表”指代天子,“坤维”则象征着地的稳固,这两句通过日夜更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君主治国安邦的美好愿望。
接下来的“雪山增重绝纷埃,蜀道非难履平路”则通过对雪山和蜀道的描写,强调了国家统一的艰辛与重要性。随后的“分陕聊烦摅妙略,秉钧已叹迂高步”展现了君主处理边关事务的智慧和能力。
“朱轓抚俗远民怀,玉帐折冲荒服惧”表达了君主对百姓的深切关怀与文治方针,而“羽檄不飞烽堠灭,骏骨多收边市互”则描绘了一种和平安宁的边疆景象。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名将孔明(诸葛亮),“孔明七纵讴非长,户牖六奇真不误”赞扬了其高超的智谋与正确的决策。紧接着,“农狎其野无外忧,马腾于槽有馀怒”则通过对农业生产和军马训练的描写,展示了国家的繁荣强盛。
“三陲绝徼皆妥安,诸将雄师今尽护”表达了边疆的安全与将士们的英勇。随后,“九重益友思直谅,四蜀新声咏宣布”则描绘了一种君臣之间深厚情谊和对国事的共同讨论。
“帅阃方观勋业成,庙堂行看精神聚”表达了对军事与宗庙祭祀的重视,而“嗟我衰迟托末契,辱公敦笃倾殊顾”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能早日侍奉君主的感慨。
最后,“当年献赋诵凌云,上国承颜悦披雾”、“禹门亲睹跃风雷,尧陛初惊承雨露”等句,则是诗人回忆往昔与君主共事的美好时光,以及对君主圣德和天赋才能的赞颂。
这首诗通过对君主、将士以及国家安危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与政治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