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游士登门索裹粮,尘埃冉冉化衣裳全文

游士登门索裹粮,尘埃冉冉化衣裳

出处:《游士
宋末元初 · 仇远
游士登门索裹粮,尘埃冉冉化衣裳
老夫也自饭不饱,童子聊沽酒共尝。
彼此身谋宁枉道,古今乐事是归乡。
家徒四壁侯千户,梦里谁能较短长。

拼音版原文

yóushìdēngménsuǒguǒliángchénāirǎnrǎnhuàshang

lǎofànbǎotóngliáojiǔgòngcháng

shēnmóuníngwǎngdàojīnshìshìguīxiāng

jiāhóuqiānmèngshuínéngjiàoduǎncháng

注释

游士:四处流浪的人。
索裹粮:讨要粮食。
尘埃:灰尘。
冉冉:缓缓地,形容尘土飞扬。
化衣裳:染脏了衣服。
老夫:我(指诗人)。
饭不饱:吃不饱饭。
童子:小孩。
聊沽酒:随便买点酒。
共尝:一起品尝。
身谋:自身的打算,生存之道。
宁枉道:宁愿违背原则。
归乡:回归故乡。
家徒四壁:家里一贫如洗,只有四面墙。
侯千户:官至千户的大官。
梦里:在梦中。
较短长:比较高低。

翻译

游士上门来讨要粮食,尘土飞扬间衣裳也被染黄。
我这老头子自己都吃不饱,只好让小孩去买酒来一同分享。
为了生存,我们宁愿委屈求全,古往今来,人们都向往回到故乡。
家中空无一物,仅剩四面墙壁,即使官至千户,梦中又能比谁更风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外漂泊,回家时的凄凉情景。开篇“游士登门索裹粮”两句,表达了游子的困顿和对食物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他归家的迫切心情。"尘埃冉冉化衣裳"则形象地描绘了长时间旅途中的劳顿和沧桑。

中间两句“老夫也自饭不饱,童子聊沽酒共尝”展现了一种无奈与慰藉。诗人用“老夫”自称,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力感,而“童子聊沽酒共尝”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饥饿和忧愁。

下片"彼此身谋宁枉道,古今乐事是归乡"表达了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以及归乡的情感。诗人认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能够平静地回家。

最后两句“家徒四壁侯千户,梦里谁能较短长”则描绘了一种极度贫困和无奈的心境。"家徒四壁"意味着家中空无一物,而"侯千户"则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自嘲,强调了无比的贫穷。而“梦里谁能较短长”则是在询问,即使在梦中,也没有人能够比较出自己命运的短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游子归家情景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切的生活无常感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