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歌钟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间全文

歌钟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间

宋 · 王安石
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
歌钟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间
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
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尤宜向此闲。

拼音版原文

jūnzuòxīntáixiànshānyánggōngqiānzǎizhuīpān

zhōngyīndēnglínchùhuāchūnzhǐwèn

chéngláiwǎnwǎnqīnghànluòchánchán

shípíngzhēnghuǎndàiyóuxiàngxián

注释

君:你。
拟:仿照。
岘山:古代名山。
羊公:羊祜,东晋名臣。
追攀:追寻仰望。
歌钟:音乐和钟声。
殷地:响彻大地。
花木移春:花草似乎带来春天。
指顾间:转眼之间。
城似大堤:城墙像大堤。
宛宛:蜿蜒曲折的样子。
清汉:清澈的河流。
潺潺:流水声。
时平:时局安定。
征吴日:征讨吴国的日子。
缓带:宽松衣带。
向此闲:在这种悠闲的环境中。

翻译

你新建的亭台仿照岘山,千年后的我们也得以追寻仰望。
音乐和钟声回荡在大地,此处登高望远,花草树木仿佛带来春天的气息。
城墙如同大堤蜿蜒而来,溪水清澈如银河,潺潺流淌。
如今时局安定,不再像征伐吴国那般紧张,宽松衣带在此悠闲自在最为适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为裴使君赋拟岘台》。诗中表达了对未来新台建成后的美好预期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新建的台与历史上的名山相提并论,表明新台不仅是建筑上的创新,而且在文化上也有着深远的意义,能够让后人铭记。

"歌钟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临新台后的情景,歌钟声响,环境美好到可以移植花木,使之常年有春的境界。

"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 这两句则是对周围自然景观的描写,城墙蜿蜒延伸,溪水清澈潺潺,展现了诗人眼中的美丽图景。

"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尤宜向此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在太平盛世中,不似古时征战之苦,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这份宁静与闲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未来文化意义的预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远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