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毕东注,两丸尽西颓
出处:《古意十四首 其九》
宋 · 章云心
百川毕东注,两丸尽西颓。
二物常汲汲,未尝少徘徊。
短生亦如斯,逝者良可哀。
自昔青云士,皆为黄土堆。
何如大觉仙,无去亦无来。
二物常汲汲,未尝少徘徊。
短生亦如斯,逝者良可哀。
自昔青云士,皆为黄土堆。
何如大觉仙,无去亦无来。
注释
毕东注:形容江河全部向东流入大海。两丸:指日月。
汲汲:形容急切、匆忙。
黄土堆:比喻人的死亡,尘归尘土归土。
大觉仙:指开悟的仙人,通常指佛教中的佛或高僧。
翻译
所有的江河都向东流去,日月也渐渐西沉。这两样事物总是急切地运行,从不稍作停留。
人生短暂也是如此,逝去的人令人悲痛。
自古以来的有才之士,最终都化为尘土。
怎比得上大彻大悟的仙人,既无去处也无来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水流东流和日落西沉的景象,以比喻人生短暂和万物变迁。"百川毕东注,两丸尽西颓"形象地展示了河流归海和太阳落山的不可逆过程,暗示生命的流逝。"二物常汲汲,未尝少徘徊"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匆忙不息的状态。
诗人由此联想到人生的短促,"短生亦如斯,逝者良可哀",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深深感慨。他接着提到历史上那些曾经显赫的人物,如今都化为尘土,"自昔青云士,皆为黄土堆",揭示了世事无常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最后,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不效仿"大觉仙",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何如大觉仙,无去亦无来",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跳出轮回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