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
出处:《宋中别李八》
唐 · 高适
岁晏谁不归,君归意可说。
将趋倚门望,还念同人别。
驻马临长亭,飘然事明发。
苍茫眺千里,正值苦寒节。
旧国多转蓬,平台下明月。
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
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
将趋倚门望,还念同人别。
驻马临长亭,飘然事明发。
苍茫眺千里,正值苦寒节。
旧国多转蓬,平台下明月。
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
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岁晏:年末。归:回家。
倚门望:快步走向家门,期待相见。
同人别:与朋友的离别。
长亭:古代送别之地。
飘然:轻松愉快的样子。
苦寒节:严冬时节。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平台:可能指屋檐下的平台,也可能指朝廷。
疵贱:世态炎凉,轻视贱视。
夫子:对有学问者的尊称。
勉旃:鼓励对方努力。
翻译
年末时节,谁不想回家呢,你的归心是否可以说尽。你将要快步走向家门,心中还念着与朋友离别的场景。
在长亭前停下马匹,你即将启程,心情轻松明亮。
远望千里,眼前一片苍茫,正逢严冬时节。
故乡的人们如飘零的蓬草,只有明月照耀着平台。
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但夫子你怀念着贤能的哲人。
各自努力前行吧,我会记住你的高尚精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朋友离去后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首句“岁晏谁不归,君归意可说”表达了年关将至,人们纷纷回家,而友人的归去则是可以预期而言的情感寄托。
诗中“驻马临长亭,飘然事明发”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停留在长亭边,心中涌现出往日情事的场景。这里的“长亭”常作为古人离别时的场所,其意象丰富,寄寓着诗人的哀愁与感慨。
接着,“苍茫眺千里,正值苦寒节”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远行者面临的艰辛环境,以及季节的严寒。这里“苍茫眺千里”,形容的是辽阔无际的景象,而“苦寒节”则强化了离别之痛与自然环境的对比。
在“旧国多转蓬,平台下明月”中,“旧国”指代诗人所思念的地方,而“多转蓬”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这里的“平台下明月”,则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境之一,用于衬托夜深人静之际的孤独与忧伤。
以下,“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一句,则转向了对世界态度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思。诗人感慨于世间的情谊浅薄,却又自励,怀抱着高尚的情操与智慧。
最后,“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表达了朋友们即将启程,互相鼓励,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这里“勉旃”意味着努力向上,而“我当挹馀烈”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与自我激励。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于离别之痛的真切表达,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面对人世变迁时所持有的超脱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