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
出处:《袁大监挽词三首 其三》
宋 · 梅尧臣
不向斗牛望,已闻风雨哀。
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
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
平生嗟泯泯,逝水讵重来。
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
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
平生嗟泯泯,逝水讵重来。
注释
斗牛:古代星宿名,这里指代争斗。风雨哀:风雨的声音象征着世事变迁。
太阿剑:古代名剑,象征贵重和威力。
豫章材:豫章木,古代优质木材,比喻珍贵资源。
百鍊饱于锻:形容宝剑经过反复锤炼。
九层谁起台:九层高台,比喻宏伟的事业或理想。
平生嗟泯泯:感叹一生平淡无奇。
逝水讵重来:逝去的流水不会再来,暗示时光不可逆流。
翻译
不再仰望斗牛,已能听到风雨的哀鸣。深藏的太阿宝剑,连同珍贵的豫章木材一同遭损。
经过千锤百炼的宝剑,如今无人再能建造九层高台。
一生感叹平凡无奇,逝去的流水怎能再次回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袁大监所作的挽词第三首,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不向斗牛望”,暗示袁大监已经离开尘世,不再关注世俗的纷争。“已闻风雨哀”则描绘出诗人听到袁大监去世的消息时内心的悲痛。接着,“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运用象征手法,将袁大监比作宝剑和珍贵的木材,暗示他的才华被埋没或遭受挫折。“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进一步强调了袁大监的才能曾经过磨砺,但如今却无法再建功立业。“平生嗟泯泯”表达诗人对袁大监一生平淡无奇、未能充分施展抱负的惋惜。“逝水讵重来”借用流水一去不复返的意象,感叹逝者如斯,生命不可逆。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袁大监命运的描绘,寄寓了对人才被埋没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哀婉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