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不卷月不钩,世不收拾垂百尺
出处:《泉石帘泉》
明 · 张诩
白云绝顶有飞瀑,大珠小珠落万斛。
初疑银河泻九天,又如环佩归仙躅。
毛发森然不敢留,稍下百步金石幽。
如将白练为帘箔,高挂清虚之殿头。
定是天孙为纺绩,唤取鲛梭方织得。
风来不卷月不钩,世不收拾垂百尺。
我来手弄潺湲处,青天白日惊风雨。
何当饱嚼九节蒲,捲帘飞挟蓬莱去。
初疑银河泻九天,又如环佩归仙躅。
毛发森然不敢留,稍下百步金石幽。
如将白练为帘箔,高挂清虚之殿头。
定是天孙为纺绩,唤取鲛梭方织得。
风来不卷月不钩,世不收拾垂百尺。
我来手弄潺湲处,青天白日惊风雨。
何当饱嚼九节蒲,捲帘飞挟蓬莱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瀑布景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白云绝顶有飞瀑”,便已勾勒出瀑布的高峻与神秘。接着,“大珠小珠落万斛”、“初疑银河泻九天”,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瀑布的壮观与气势,仿佛从天而降的银河,又似仙人归来的佩环,充满了神话色彩。
“毛发森然不敢留”一句,既表达了瀑布给人的震撼感,也暗示了其不可触碰的神圣性。随后,“稍下百步金石幽”则转而描绘瀑布下方的静谧与深邃,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进一步发挥想象,将瀑布比作“白练为帘箔”,高挂在“清虚之殿头”,赋予瀑布以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使其成为一种超凡脱俗的存在。
“定是天孙为纺绩,唤取鲛梭方织得”两句,运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元素,将瀑布的形成与天上的仙女、海中的鲛人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最后,“风来不卷月不钩,世不收拾垂百尺”则强调了瀑布的永恒与不朽,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形态,如同时间的见证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瀑布的自然景观,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尾“我来手弄潺湲处,青天白日惊风雨”则表达了诗人亲自体验自然之美的激动心情,而“何当饱嚼九节蒲,捲帘飞挟蓬莱去”则寄托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追求自由与超越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