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而争靡,洪涛巨浪相喧豗,怒声不住从天来
或云昆崙之山出西纪,元气融结自兹始。
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双䜫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
盘涡荡激,回湍冲射。
悬崖飞沙,断岸决石。
瞬息而争靡,洪涛巨浪相喧豗,怒声不住从天来。
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
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
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澥吞淮渎,天吴九首兮魌魋独足。
潜潭雨过老蛟吟,明月夜照鲛人哭。
扁舟侧挂帆一幅。
满耳萧萧鸟飞速。
徐邳千里半日程,转眄青山小如粟。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汎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
好风兮东来,酹河伯兮杯酒。
注释
纪:基也,基址。元气:指天地未分前混一之气。
地维:古时以为大地四方,四角有大縆(粗绳)维系,故称地维。
天柱:古人相传,天有八柱承之,故称天柱(《山海经·神异经》)。
九功:九职之功。
四载:古时的四种交通工具。
谼:大谷。
海门:通向海的大门。
鄂:边际。
崭崭:突出貌。
争靡:形容两岸碎石土块被河水冲刷,争相坍塌。
靡,倒下。
豗:撞击。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云神。
一说雷神。
渤澥:古代称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
淮渎:淮河。
天吴:古代传水中的水神。
魌魋:大禹化作熊,凿山开路,驱逐鬼神。
魌,即魌头,古时打鬼驱疫时用的面具。
魋,兽名,似小熊,喻大禹。
鲛人:传说中的人鱼。
徐邳:黄河下游经徐州、邳州。
汩汩:水流声;急流貌。
酬:报谢。
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名冯夷。
鉴赏
这首《黄河行》是元代诗人贡师泰对黄河壮丽景观与磅礴气势的生动描绘。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波澜壮阔。
开篇即以“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点出黄河的广阔与深邃,接着描述了黄河的源头可能源自昆仑山,元气凝聚而成。随后,诗人通过“地维崩兮天柱折”的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发源地的壮观景象,以及黄河奔腾不息的动态美。
“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一句,巧妙地将神话传说融入现实,赋予黄河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接下来,“双䜫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描绘了黄河的开凿与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力量的伟大。
“盘涡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则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汹涌澎湃,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诗人通过“瞬息而争靡,洪涛巨浪相喧豗,怒声不住从天来”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黄河的动态美和震撼力。
“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黄河的波涛比作战场上的炮火和雷电,形象地表现了黄河的威力和气势。
“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澥吞淮渎,天吴九首兮魌魋独足”几句,继续通过夸张和想象,描绘了黄河的浩瀚与力量,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
最后,“潜潭雨过老蛟吟,明月夜照鲛人哭。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徐邳千里半日程,转眄青山小如粟”描绘了夜晚黄河的静谧与美丽,以及它对旅行者的影响。诗人通过“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强调了黄河与宇宙一样古老而永恒。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黄河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贡师泰成功地将黄河的壮丽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深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