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谓我何凭,惟德之馨全文

谓我何凭,惟德之馨

出处:《奉和圣制喜雨
唐 · 张九龄
艰我稼穑,载育载亭。
随物应之,曷圣与灵。
谓我何凭,惟德之馨
谁云天远,以诚必至。
太清无云,羲和顿辔。
于斯烝人,瞻彼非觊。
阴冥倏忽,沛泽咸洎。
何以致之,我后之感。
无皋无隰,黍稷黯黯。
无卉无木,敷芬黮黤。
黄龙勿来,鸣鸟不思。
人和年丰,皇心则怡。
岂与周宣,云汉徒诗。

拼音版原文

jiānjiàzǎizǎitíng
suíyìngzhīshènglíng
wèipíng

wéizhīxīn
shuíyúntiānyuǎnchéngzhì
tàiqīngyúndùnpèi

zhēngrénzhānfēi
yīnmíngshūpèixián
zhìzhī

hòuzhīgǎn
gāoshǔànàn
huìfēndànyǎn

huánglóngláimíngniǎo
rénniánfēnghuángxīn
zhōuxuān

yúnhànsh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喜雨》。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泽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天气变化、农业丰收的喜悦。在这里,我将提炼出诗中的几个关键点,以便鉴赏。

首先,诗人通过“艰我稼穑,载育载亭”一句,描绘了大自然赋予万物生机与成长的景象。接着,“随物应之,曷圣与灵”表明了万物都在顺应着天道的运行,而圣人则与这种神奇的力量相通。

“谓我何凭,惟德之馨”一句,诗人自问为何能够得到这样的恩泽,答案是因为德行高尚。紧接着,“谁云天远,以诚必至”表达了只要心存真诚,就能达到遥远的目标,即便如天之远。

“太清无云,羲和顿辔”描绘了一种晴朗无云、天气和谐的景象,其中“羲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十个太阳神,此处借以形容日月运行的和谐。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界美好状态的赞赏。

在“于斯烝人,瞻彼非觊”一句中,“于斯”指的是这个时代或环境,而“烝人”则是形容众多的人们。“瞻彼非觊”则意味着人们都在仰望那些不易触及的美好。

接下来的“阴冥倏忽,沛泽咸洎”一句,表现了天气变化无常,但最终带来的是普降的甘霖。这里,“阴冥”指的是云雾弥漫,“倏忽”形容天气迅速变化,而“沛泽咸洎”则是雨水充沛、润物细无声。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问道:“何以致之,我的后世之感。”表达了希望后代能够理解并珍惜这样的美好时光。紧接着,“无皋无隰,黍稷黯黯”一句,形容了一种没有高山大海阻隔、而且五谷丰登的景象。

“无卉无木,敷芬黮黤”则描绘了没有杂草,只有庄稼生长繁茂的情状。随后,“黄龙勿来,鸣鸟不思”一句,通过黄龙(祥瑞之物)的到来,以及鸟儿的欢唱,表达了大自然对丰收的庆祝。

“人和年丰,皇心则怡”一句中,“人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年丰”则是岁岁丰登。这里诗人将这种社会状态与皇帝的心情相联系,表达了对皇帝恩泽所带来的社会安宁和农业丰收的赞美。

最后,“岂与周宣,云汉徒诗”一句中,“岂与”意味着难道不是,“周宣”指的是历史上的周王与宣王,他们都是以德治国、天下太平著称。而“云汉徒诗”则是诗人通过这场喜雨所激发的诗篇,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美好时代的赞叹和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