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全文

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

唐 · 白居易
焰细灯将尽,声遥漏正长。
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
菊悴篱经雨,萍销水得霜。
今冬煖寒酒,先拟共君尝。

拼音版原文

yàndēngjiāngjìnshēngyáolòuzhèngcháng

lǎorénqiūxiànghuǒxiǎofèngshang

cuìjīngpíngxiāoshuǐshuāng

jīndōngnuǎnhánjiǔxiāngòngjūncháng

注释

焰细:火焰细小。
灯将尽:灯火快要熄灭。
声遥:声音遥远。
漏正长:指深夜,漏壶滴水的声音显得特别长。
老人秋向火:老年人在秋天靠近火取暖。
小女夜缝裳:小女孩在夜晚缝制衣服。
菊悴篱经雨:菊花在篱笆边因雨水而憔悴。
萍销水得霜:浮萍在水中因霜冻而消散。
今冬:今年的冬天。
煖寒酒:暖和的酒,指加热过的酒。
先拟共君尝:预先想和你一起品尝。

翻译

灯火微弱即将熄灭,远处的钟声显得悠长。
老翁在秋夜里烤火取暖,小女孩夜晚赶制衣裳。
菊花在雨后凋零,水面的浮萍因霜而消失。
期待今年冬天能有暖酒,预先想着与你一同品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对家中老小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寒冷冬夜中的温馨与生机。首句“焰细灯将尽,声遥漏正长”写出了时间即将到达午夜的氛围,灯火微弱,时间仿佛在夜深人静中流转得更为缓慢。

接着,“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缝裳”则展示了家中的温情场景。老人坐在秋夜的火旁取暖,而小女孩则在夜晚努力缝补衣物,预示着冬日即将来临,这份辛勤与关爱充盈于无言之中。

“菊悴篱经雨,萍销水得霜”转而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秋后的菊花因为连绵的细雨而显得有些憔悴,而池塘里的藕草因受到了夜间的寒霜而变得枯萎。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秋末冬初时节转换的景色,也反映了外界环境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

最后,“今冬煖寒酒,先拟共君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诗人希望能够与远方的朋友共享这份温暖,通过煖热的酒水驱散寒意,同时也传递着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以及诗人对于亲情、友情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