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分乌鸦啼锦树,绝怜紫燕傍茅檐全文

不分乌鸦啼锦树,绝怜紫燕傍茅檐

出处:《效后村体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十载村居学养恬,未忘习气有人嫌。
课僮薙草心先快,助仆移梅力尚兼。
不分乌鸦啼锦树,绝怜紫燕傍茅檐
路逢野老閒相问,新岁凶穰可豫占。

注释

十载:十年。
恬:淡泊,宁静。
习气:旧有的习惯。
嫌:嫌弃。
课僮:教导童仆。
薙草:修剪草木。
心先快:内心感到愉快。
兼:同时。
乌鸦:乌鸦。
锦树:华美的树。
紫燕:紫燕。
茅檐:茅屋的屋檐。
野老:乡间老人。
閒相问:随意交谈。
凶穰:丰收或歉收。
豫占:预先预测。

翻译

十年乡村生活学习,保持淡泊,但仍有被人嫌弃的习惯。
教导童仆修剪草木,我内心感到愉快,同时也能帮助仆人移动梅花,力气尚未耗尽。
不区分乌鸦在华美的树上鸣叫,特别喜爱紫燕在茅屋檐下筑巢。
在路上遇见闲散的老人,他们会随意交谈,询问新年丰收或歉收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年至元朝初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效后村体》。诗中,作者以十年乡村生活的经历为背景,展现了自己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首句“十载村居学养恬”表达了诗人长期在乡村居住,修炼内心,追求恬静的生活状态。

“未忘习气有人嫌”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乡野,但仍保留着一些书卷气,这种气质可能让周围的人有所误解或不习惯。接下来的两句“课僮薙草心先快,助仆移梅力尚兼”,通过描述诗人指导僮仆除草和协助仆人移栽梅花的场景,展现出他的勤劳和乐于助人的性格。

“不分乌鸦啼锦树,绝怜紫燕傍茅檐”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乌鸦在华美的树上鸣叫与紫燕在简陋茅檐下筑巢形成对比,诗人对后者充满怜爱,体现了他对朴素生活的亲近和对生命的尊重。

最后一句“路逢野老閒相问,新岁凶穰可豫占”,诗人在路上遇到闲适的老人,询问来年的收成预兆,表现出他对农事的关注以及对生活的朴素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恬淡、勤劳、热爱自然和关心民生的一面,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风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