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平子归田赋,更和渊明述酒诗
出处:《和子野郊居见寄 其一》
宋末元初 · 仇远
知君标格眼前稀,暂别令人入梦思。
铗有可弹何必叹,书如肯借本非痴。
且看平子归田赋,更和渊明述酒诗。
我劝山中多种漆,收功莫恨十年迟。
铗有可弹何必叹,书如肯借本非痴。
且看平子归田赋,更和渊明述酒诗。
我劝山中多种漆,收功莫恨十年迟。
注释
知君:深知你。标格:品格。
眼前稀:少见。
暂别:短暂分别。
铗:宝剑。
可弹:可用。
何必叹:何须叹息。
书如肯借:书籍若能借阅。
平子:扬雄,汉代学者。
归田赋:指扬雄的《归田赋》。
渊明述酒诗:陶渊明的饮酒诗。
种漆:栽种漆树。
收功:收获成果。
十年迟:十年之久。
翻译
深知你的品格独特少见,短暂分别让我心中充满思念。宝剑如有可用之处,何须叹息?书籍若能借阅,我并非痴人。
姑且欣赏扬雄的归田赋,再附和陶渊明的饮酒诗篇。
我劝你在山中多栽种漆树,收获成果不必遗憾十年之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和子野郊居见寄(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开篇“知君标格眼前稀”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情形有所了解并加以赞赏。紧接着,“暂别令人入梦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与友人分别后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回忆的期待。
中间两句“铗有可弹何必叹,书如肯借本非痴”显示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困难(铗无声,如同生活中的烦恼),也应以乐观的心态去应对,而不必过分悲伤。同时,通过“书如肯借本非痴”,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珍惜,以及愿意与朋友分享思想和智慧的愿望。
后两句“我劝山中多种漆,收功莫恨十年迟”则充满了生活哲理。诗人鼓励在山中种植漆树,即使成果需要较长时间,也不必急于求成,更不应因等待而感到懊恼。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自得、乐观向上的生态美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