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倦玉窗闻处巧,酒停芳席听来轻
出处:《绿阴啼鸟》
明 · 林鸿
日上高林宿雨晴,绿阴深处一禽鸣。
落红尘外偏多恨,远翠梢头更有情。
绣倦玉窗闻处巧,酒停芳席听来轻。
繁弦急管空撩乱,白发梨园按未成。
落红尘外偏多恨,远翠梢头更有情。
绣倦玉窗闻处巧,酒停芳席听来轻。
繁弦急管空撩乱,白发梨园按未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首句“日上高林宿雨晴”,阳光穿透雨后的森林,展现出一种清新与生机。接着,“绿阴深处一禽鸣”则引入了生命的活力,一只小鸟在浓密的绿荫中欢快地歌唱,为这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动。
“落红尘外偏多恨,远翠梢头更有情。”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落花虽已远离尘世,却蕴含着无尽的哀愁;远处翠绿的枝梢上,鸟儿的歌声充满了深情。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绣倦玉窗闻处巧,酒停芳席听来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雅致。即使是在忙碌或欢宴之后,诗人仍能从自然的声音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无论是窗外绣花的图案还是宴席上的音乐,都能触动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最后,“繁弦急管空撩乱,白发梨园按未成。”这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尽管外界的音乐热闹纷乱,但诗人的心境却如同白发老人般,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自由地舞动,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