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久矣知音绝,灯下谁来听履霜
出处:《嵇叔夜》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人间久矣知音绝,灯下谁来听履霜?灭火罢琴真解事,不须魑魅更争光。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的孤寂与知音难觅的感慨。首句"人间久矣知音绝"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叹在纷繁世间,能理解自己、共鸣心灵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灯下谁来听履霜"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独坐灯下的情景,暗示了诗人的落寞,仿佛连身边陪伴的只有灯光和寒霜。
接下来的"灭火罢琴真解事",诗人以琴声比喻自己的情感,表达出对知音的渴望。他认为,既然无人能真正理解,不如停止弹奏,让琴声熄灭,不再寻求外在的共鸣,这体现了他的超脱和自我安慰。最后一句"不须魑魅更争光"则寓言性地指出,不必再为那些无法理解自己的人或事所困扰,即使是黑暗中的鬼魅(比喻外界的干扰)也不必再去争夺那微弱的光芒,诗人选择独守内心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嵇叔夜的典故,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世态炎凉时的孤独心境和淡泊处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