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萋萋,春杲杲,游子归来在远道
出处:《春草轩辞》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春晖庭下春云暖,春草轩前草长短。
中有百岁宜男花,一色青蚨缀枝满。
青蚨子母生死恩,草有灵芝生孝门。
春晖照人春不老,芝草阑干芝有孙。
当时梦生芝草绿,瑶草琅玕栖别鹄。
孤儿日长草忘忧,锦绷护儿如护玉。
春菲菲,草油油,千金骏马五花裘。
吁嗟儿兮毋好游,铜驼陌上春风愁。
草萋萋,春杲杲,游子归来在远道。
堂前何以报春晖,身上春袍照春草。
中有百岁宜男花,一色青蚨缀枝满。
青蚨子母生死恩,草有灵芝生孝门。
春晖照人春不老,芝草阑干芝有孙。
当时梦生芝草绿,瑶草琅玕栖别鹄。
孤儿日长草忘忧,锦绷护儿如护玉。
春菲菲,草油油,千金骏马五花裘。
吁嗟儿兮毋好游,铜驼陌上春风愁。
草萋萋,春杲杲,游子归来在远道。
堂前何以报春晖,身上春袍照春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庭园的景象,春光温暖,春草丛生,轩前的草木长短不齐,其中点缀着宜男花,象征长寿和繁衍。诗人借物寓言,将青蚨(一种传说中的虫,母子相依)与草灵芝联系起来,赞美了母爱的深厚和孝道的传承。春晖象征永恒的慈爱,而芝草则寓意子孙绵延。
诗人还通过梦境,将芝草与瑶草、别鹄(神话中的仙鸟)相联,寄寓对孩子的美好期待,希望他能像孤儿一样无忧无虑成长,如同珍宝般被呵护。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告诫孩子不要贪玩,以免在外惹愁,表达了对游子归来的期盼。
最后,诗人感慨春光易逝,游子未归,自己只能以身上的春袍映照春草,表达对春晖的感激和对家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