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寒就暖真奇事,差觉穷途意气舒
出处:《正月初二日晴过常州》
宋末元初 · 方回
客里三年问岁除,毗陵归路又正初。
自怜囊涩难沽酒,犹喜船宽可读书。
草比旧痕青已倍,雪成陈迹白无馀。
脱寒就暖真奇事,差觉穷途意气舒。
自怜囊涩难沽酒,犹喜船宽可读书。
草比旧痕青已倍,雪成陈迹白无馀。
脱寒就暖真奇事,差觉穷途意气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客地度过了三年的岁除(即春节),现在正值返乡的季节。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自怜和对归途的渴望。"毗陵归路又正初"一句,表明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毗陵,即今天的常州——以及归家的时机。
"自怜囊涩难沽酒"一句,通过对比自己困窘的情况与他人的富裕(沽酒通常指卖酒),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哀伤。然而,在接下来的"犹喜船宽可读书"中,却又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能够拥有宽敞的船只和阅读书籍这一小幸的欣慰。
"草比旧痕青已倍,雪成陈迹白无馀"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往事如烟的感慨。诗人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变化,草色更加浓郁,而积雪却已融化,留下的是往昔的痕迹。
最后两句"脱寒就暖真奇事,差觉穷途意气舒"则是对季节更迭和心境转变的感受。从寒冷到温暖的变化,是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而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艰难旅程后,终于感到了一丝轻松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自然环境和心境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以及对于归乡和新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