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惭独守潘生拙,圜圄诗成只自歌
出处:《七夕喜晴》
明 · 李时勉
尽说穷阴七月多,忽惊此夕见明河。
欲令霄汉星辰会,不遣阳台云雨过。
士女茶瓜争乞巧,天孙机杼暂停梭。
可惭独守潘生拙,圜圄诗成只自歌。
欲令霄汉星辰会,不遣阳台云雨过。
士女茶瓜争乞巧,天孙机杼暂停梭。
可惭独守潘生拙,圜圄诗成只自歌。
鉴赏
这首《七夕喜晴》由明代诗人李时勉创作,描绘了七夕佳节晴空之下的独特景象与情感。
首句“尽说穷阴七月多”,开篇即以反常的描述引人入胜,点出夏季七月本应是阴冷潮湿的时节,却意外地迎来了晴朗的天气。这种反差为接下来的情景铺垫了基调。
“忽惊此夕见明河”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夜空,惊喜地发现银河在这一晚格外明亮。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节日氛围的渲染,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期待与喜悦。
“欲令霄汉星辰会,不遣阳台云雨过。”这两句进一步展开想象,将人间的节日庆典与天上的星辰聚会相联系,同时巧妙地将传统神话故事“阳台梦”融入其中,增添了浪漫与神秘色彩,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士女茶瓜争乞巧,天孙机杼暂停梭。”这里通过描写人们在七夕之夜的活动,如妇女们争着向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以及传说中的织女(天孙)在这一天暂时放下织布机,体现了节日中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展现出人与自然、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和谐共融。
最后,“可惭独守潘生拙,圜圄诗成只自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下,虽然才华平庸,但仍然创作出了诗歌,只能独自歌唱。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省,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坚持。
整体而言,《七夕喜晴》不仅描绘了七夕佳节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活动,还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神话的敬畏,以及对自己艺术追求的真诚表达,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韵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