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天涯是,人间无尽程
出处:《天涯石》
清 · 金朝觐
天涯高且远,顽石擅其名。
何处天涯是,人间无尽程。
何处天涯是,人间无尽程。
鉴赏
这首诗《天涯石》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通过对“天涯石”这一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与未知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涯高且远”,以“天涯”为切入点,点明了诗的主题——远方与距离。这里的“天涯”不仅指地理上的遥远,更象征着心灵上的辽阔与未知。通过“高且远”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神秘的氛围,激发读者对于远方探索的好奇心和向往之情。
次句“顽石擅其名”,将“天涯石”这一具体物象引入诗中,赋予它独特的地位和声望。这里的“擅其名”意味着“天涯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或某种特质而闻名遐迩,成为人们心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这不仅是对“天涯石”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对其象征意义的肯定。
后两句“何处天涯是,人间无尽程。”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的问题“何处天涯是”引人深思,天涯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天涯的概念是相对的,每个人心中的天涯都可能不同。同时,“人间无尽程”强调了人生的旅程是无限的,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可能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
整体而言,《天涯石》通过描绘“天涯石”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与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