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说诗筒频度岭,即看侯弁去朝天
出处:《再用韵作五公诗》
宋 · 张孝祥
公如韩子定飞仙,更喜门人老玉川。
莫说诗筒频度岭,即看侯弁去朝天。
飞龙位正云霄近,集凤楼高采色鲜。
我欲扁舟君记否,但教归去杂民编。
莫说诗筒频度岭,即看侯弁去朝天。
飞龙位正云霄近,集凤楼高采色鲜。
我欲扁舟君记否,但教归去杂民编。
鉴赏
此诗以“再用韵作五公诗”为题,出自宋代诗人张孝祥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理想人物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公如韩子定飞仙”,将被赞颂之人比作韩愈,暗示其才华横溢,如同飞升的仙人一般卓越非凡。接着“更喜门人老玉川”,表达了对这位人物身边贤士的赞赏,老玉川作为门人,不仅年长且智慧超群,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的非凡魅力。
“莫说诗筒频度岭”,通过“诗筒”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的文才与影响力,即使不频繁地传递诗筒,也足以证明其作品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即看侯弁去朝天”,则以“侯弁”喻指朝廷官员,表明主人公的声望已达到朝廷的高度,即将步入仕途,实现更大的政治抱负。
“飞龙位正云霄近,集凤楼高采色鲜”,这两句运用了“飞龙”和“集凤”这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分别代表权力与尊贵,以及才华与美丽。前者“飞龙位正”形容主人公地位显赫,后者“集凤楼高”则描绘其才华出众,两者的结合,展现了主人公在权力与才华上的双重成就。
最后,“我欲扁舟君记否,但教归去杂民编”,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民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主人公能够不忘初心,保持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期待。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构建了一个理想人物的形象,既体现了对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也蕴含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