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出处:《纵笔六言七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美蔡中郎幼妇,呵郑司农老奴。
美蔡中郎幼妇,呵郑司农老奴。
注释
古调:古代的音乐或思想风格。俗调:现代或流行的观点。
后儒:后世的儒家学者。
先儒:早期或前辈的儒家学者。
蔡中郎: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和音乐家。
幼妇:指蔡邕年轻时的才情出众。
呵:指责或批评。
郑司农:郑玄,东汉经学家,司农是官职。
老奴:比喻郑玄晚年思想保守如同老仆。
翻译
古人的曲调与现代不同,后世的儒家学者大多与先代有分歧。赞美蔡邕(东汉名士)如少年般才华横溢,批评郑玄(东汉经学家)晚年行为如同老奴一般保守。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音乐风格变化和儒家思想演变的诗句,融入了对人物美好的赞誉。其中,“古调不同俗调”表达了古代音乐与当时流行音乐的差异;“后儒多异先儒”则指出了后来的儒家学者与先前的儒家圣贤在思想上的区别。
接着,诗人提及“美蔡中郎幼妇”,这里的“蔡中郎”可能是对某位才子或英雄的称呼,“幼妇”则形容其妻子的年轻貌美。最后,“呵郑司农老奴”中的“郑司农”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而“老奴”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位老仆人的不满或嘲讽。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比古今和赞美特定人物,展现了诗人对音乐、思想以及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