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才名未了浮生事,踪迹空关异代情全文

才名未了浮生事,踪迹空关异代情

出处:《午卧
明 · 王世贞
亭午疏林黄鸟声,此身虽卧梦还惊。
才名未了浮生事,踪迹空关异代情
天阔冥鸿双倦色,途穷老骥一悲鸣。
艖符拟趁江梅水,可待莼鲈唤步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午卧》,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午后静谧的场景,诗人似乎在小憩,但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与思绪。

首联“亭午疏林黄鸟声,此身虽卧梦还惊”,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亭午时分,稀疏的树林中传来黄莺的啼鸣,然而诗人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摆脱现实的困扰,表现出内心的不安和敏感。

颔联“才名未了浮生事,踪迹空关异代情”,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他感叹自己的才华与名声尚未完全实现,而在这短暂的人生旅程中,过去的足迹与未来的未知都让他感到既空虚又充满期待。

颈联“天阔冥鸿双倦色,途穷老骥一悲鸣”,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疲惫的鸿雁和困顿的老马,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疲惫与无奈,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忧虑。

尾联“艖符拟趁江梅水,可待莼鲈唤步兵”,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他计划趁着江边梅花盛开之际,像东晋时期的张翰一样,因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而辞官归隐,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世俗束缚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午卧》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命、艺术、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和人性探索的反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