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求紫与青,陋哉徒苦心
出处:《陶氏一经堂诗》
宋 · 韩驹
古来儒术士,岂为胜籯金。
更求紫与青,陋哉徒苦心。
有儿如少翁,但可污儒林。
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
更求紫与青,陋哉徒苦心。
有儿如少翁,但可污儒林。
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陶氏一经堂诗》,通过对比儒家学问与物质财富的价值观,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重视。诗中提到自古以来,儒家学者并不以拥有大量财宝为荣,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和道德修养。诗人认为,如果仅仅追求紫袍(象征官位)与青衫(象征文职),则显得过于浅薄,是对学问的浪费。他以“有儿如少翁”为例,暗示那些只追求表面荣誉而不注重内在学问的人,最终只会被归入儒林的低层。最后,“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表明诗人通过这首诗鼓励学习,希望人们能像邹鲁之地的学者一样,深入研究学问,成为真正的知识之光。整首诗体现了韩驹对学问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