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惭要路无知己,不信清时有逸民
出处:《撤棘后过东华门避肩舆呵导者》
明 · 区怀年
十载穷经涨海滨,角巾愁色带缁尘。
方惭要路无知己,不信清时有逸民。
阙下晚传青盖拥,仗前寒映紫貂新。
逡巡试问遮呼卒,道是京营中贵人。
方惭要路无知己,不信清时有逸民。
阙下晚传青盖拥,仗前寒映紫貂新。
逡巡试问遮呼卒,道是京营中贵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京城为官的士人,他在经过东华门时,遇到了曾经在科举考试中与他竞争的同僚们。诗中的主人公回忆起自己十年前在海滨苦读经书的日子,那时他头戴角巾,因生活困顿而头发染上了灰尘的颜色。他自愧于在官场中没有知心朋友,却没想到在清正的时代里,自己竟成了隐逸之士。
诗中提到“阙下晚传青盖拥”,指的是在京城中,他看到了那些曾经与他竞争的同僚们,他们地位显赫,乘坐着华丽的车马出行。而“仗前寒映紫貂新”则描绘了这些官员们在朝廷中的威严形象,他们身着紫色貂皮大衣,显得格外尊贵。
最后,“逡巡试问遮呼卒”,诗人通过询问身边的侍卫,得知那些曾经与他竞争的同僚们如今已成为了京城中的权贵人物。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现状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士人在官场中的复杂心情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