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眄崧台外,巽坎涣以驰
明 · 黄佐
守玄栖定山,夙禀海鹤姿。
周眄崧台外,巽坎涣以驰。
乘猋溯江汉,帝乡良可期。
而吾谢尘坌,所信惟在斯。
抗志逮莘野,述业遵仲尼。
委怀缅云月,琴书恒自怡。
彼流正浪莽,此定焉能移。
陟岵谅有慕,采芳多紫芝。
持此北堂寿,愿言越期颐。
周眄崧台外,巽坎涣以驰。
乘猋溯江汉,帝乡良可期。
而吾谢尘坌,所信惟在斯。
抗志逮莘野,述业遵仲尼。
委怀缅云月,琴书恒自怡。
彼流正浪莽,此定焉能移。
陟岵谅有慕,采芳多紫芝。
持此北堂寿,愿言越期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心境,他居住在定山的石室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诗中提到的“守玄栖定山”表明了这位隐士对道家哲学的信仰,追求内在的纯净与超脱世俗的束缚。
“周眄崧台外,巽坎涣以驰”,展现了隐士在山川之间自由游走,内心充满对宇宙万物的感悟与理解。“乘猋溯江汉,帝乡良可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尽管身处山林之中,但心中仍有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渴望。
“而吾谢尘坌,所信惟在斯”,强调了他远离尘世喧嚣的决心,坚信自己的选择和内心世界的美好。“抗志逮莘野,述业遵仲尼”,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他追求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承的决心。
“委怀缅云月,琴书恒自怡”,描绘了他在云月之下弹琴读书,心灵得到慰藉的画面,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彼流正浪莽,此定焉能移”,表达了面对外界纷扰,他内心依然坚定,不为所动的态度。
“陟岵谅有慕,采芳多紫芝”,提到他怀念家乡,同时也赞美了山中的美好景色,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持此北堂寿,愿言越期颐”,表达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家人带来长寿与幸福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追求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道德修养、知识传承和家庭幸福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