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异下邑士,满有轩冕心全文

何异下邑士,满有轩冕心

明 · 罗玘
十笋无一竹,百卵无一禽。
竹苦刀斧伤,禽畏虞罗侵。
见卵思禽飞,见笋思竹林。
何异下邑士,满有轩冕心
终焉井中坐,仰见天几寻。
偏于蔀屋隙,飞梭走光阴。
白发日自摘,君门似天深。
能无通籍者,汰沙出黄金。
州县昔矮屋,今看更深沉。
绝胜夸昆士,龙钟抱膝吟。

鉴赏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通过对比“十笋无一竹,百卵无一禽”的现象,隐喻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矛盾。诗人借“竹”与“禽”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士的同情和对官场腐败的批判。

首句“十笋无一竹”,以竹笋比喻社会上的普通百姓,而竹则象征着少数的精英或领袖,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接着“百卵无一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平等,将百姓比作众多的鸟蛋,而真正的飞禽则是少数精英的象征。通过“竹苦刀斧伤,禽畏虞罗侵”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社会上对精英的打压和对普通百姓的压迫。

“见卵思禽飞,见笋思竹林”两句,从反面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希望改变现状,让普通人也能像精英一样自由飞翔,生活在竹林之中。接下来,“何异下邑士,满有轩冕心”则指出,即便是身处底层的士人,心中也充满了对高位的渴望,这反映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终焉井中坐,仰见天几寻”描绘了一种困顿的状态,比喻人们在狭小的空间中挣扎,却无法触及高远的目标。“偏于蔀屋隙,飞梭走光阴”则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人们在狭小的屋檐下忙碌,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白发日自摘,君门似天深”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敬畏和无奈,即使年华老去,也无法接近权力的核心。“能无通籍者,汰沙出黄金”讽刺了那些能够进入权力圈的人,他们如同淘金者,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最后,“州县昔矮屋,今看更深沉”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州县,暗示了权力结构的变化,但其本质并未改变。“绝胜夸昆士,龙钟抱膝吟”则表达了对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被忽视的遗憾,他们只能在角落里默默吟唱,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的不公与矛盾,通过对“竹”、“禽”、“卵”等自然界的形象比喻,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