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出处:《利州南渡》
唐 ·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对:一作“带”。
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
波上:一作“坡上”。
棹:船桨,代指船。
“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大夫,从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助勾践灭吴国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终。
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
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几个湖,这里泛指江湖。
忘机:旧谓鸥鹭忘机,这里有双关意,指心愿淡泊,与人无争。
翻译
夕阳正斜照在空阔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江面上传来马的嘶鸣看船归,柳荫下的人们等待着船靠岸。
广阔沙草从中群鸥四处飞散,万顷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
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江湖上面自由飘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景图。开篇两句“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通过水面反射阳光和连绵的岛屿与青翠山色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淡雅、平和的情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澹然”一词,不仅形容了水的清净,也烘托出了心境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则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展现出一种等待与期待的情感。这里的“马嘶”和“人歇”都传递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中间两句“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诗人通过对水鸟栖息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画面。这些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末尾两句“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则透露出一丝怀古之情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这里的“谁解”表达了诗人的疑问,也反映出他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无限向往。在“五湖烟水”中寻找范蠡这样的历史人物,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