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全文

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

明 · 区大相
自从西征劳士马,六七年间谁主者。
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
朝廷任用在得人,枉令赤子膏原野。
飞刍挽粟不得停,民穷彻骨复横征。
人言东海深无底,填尽物力何时平。
不如表请暂回军,休养士卒求内宁。
明王有道四夷服,安用越国寻兵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其二)》,通过描述西征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自从西征劳士马”,开篇即点明了战争的起因,士兵们辛勤劳作,为战争付出巨大代价。接着,“六七年间谁主者”提出疑问,战争持续多年,却无人能真正掌握局势,暗示了战争的混乱与失控。

“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连乌鸦都厌恶吃人的肉,人们悲痛欲绝,向天哭泣,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强烈谴责。

“朝廷任用在得人,枉令赤子膏原野。”指出朝廷用人不当,导致无辜百姓遭受战争之苦,土地被鲜血浸透,表达了对统治者决策失误的批评。

“飞刍挽粟不得停,民穷彻骨复横征。”进一步描述战争期间物资供应紧张,百姓生活困苦,甚至还要承受额外的苛捐杂税,生活陷入绝境。

“人言东海深无底,填尽物力何时平。”以东海无底比喻资源的消耗无尽,表达了对战争耗费大量资源、导致社会经济崩溃的忧虑。

最后,“不如表请暂回军,休养士卒求内宁。明王有道四夷服,安用越国寻兵争。”诗人呼吁停止战争,让士兵得到休息,国家得以安宁,主张通过明智的政策使四方归服,避免不必要的军事冲突,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争苦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