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
出处:《赤亭渚诗》
南北朝 · 江淹
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
水夕潮波黑,日暮精气红。
路长寒光尽,鸟鸣秋草穷。
瑶水虽未合,珠霜窃过中。
坐识物序晏,卧视岁阴空。
一伤千里极,独望淮海风。
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水夕潮波黑,日暮精气红。
路长寒光尽,鸟鸣秋草穷。
瑶水虽未合,珠霜窃过中。
坐识物序晏,卧视岁阴空。
一伤千里极,独望淮海风。
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开篇“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两句,设置了一个广阔的水乡秋色图景,其中“吴江”指的是苏州一带的江面,“泛丘墟”是说水涨过了丘陵,而“饶桂复多枫”则点明了秋天桂树和枫树的繁茂。
接着,诗人描写了自然界在日落时分的景象:“水夕潮波黑,日暮精气红。”这里,“水夕潮波黑”形象地表现了傍晚时分江面上波浪翻涌而显得黯黑,而“日暮精气红”则是对太阳下山时余晖的描绘,显示出一种壮丽与神秘。
随后,“路长寒光尽,鸟鸣秋草穷。”诗人通过“路长寒光尽”传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而“鸟鸣秋草穷”则是对秋天景色中鸟鸣声和枯黄的野草的描写,更增添了一份萧瑟和凄凉。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瑶水虽未合,珠霜窃过中。”这里诗人运用了瑶池和珠霜这样的美丽意象,但又强调“未合”和“窃过”,显示出一种期待与等待之中的复杂情感。
而后,“坐识物序晏,卧视岁阴空。”诗人通过自己的坐卧状态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替,这种静观内省的心境,使得诗歌氛围更加深邃。
最后两句“一伤千里极,独望淮海风。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因某种情感的打击而产生的一种深切的孤独和无尽的向往。在这幅秋景中,诗人的心灵仿佛飞翔到了遥远的地方,与天际的鸟儿遨游,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是一篇情景交融、意境丰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