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频虚位,千龄要实才
出处:《丞相特进观文南阳公挽词》
宋 · 林光朝
一相频虚位,千龄要实才。
庙谟从此定,边锁未应开。
东阁尝先到,西州重一哀。
传家惟俭德,何处著楼台。
庙谟从此定,边锁未应开。
东阁尝先到,西州重一哀。
传家惟俭德,何处著楼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相:宰相。频虚位:频繁更换职位。
千龄:长久。
要实才:需要真正的人才。
庙谟:朝廷决策。
从此定:从此确定。
边锁:边境防线。
未应开:暂不开放。
东阁:古代官署名,常指宰相府。
尝先到:曾先任职。
西州:可能指某个地方或官署。
重一哀:又增添了一分哀伤。
传家:家族传承。
惟俭德:唯有节俭美德。
何处著:何处需要。
楼台:华丽的楼阁。
翻译
频繁更换空缺职位,长久以来需要真正的人才。国家大计从此确定,边境防线暂不开放。
他曾先到东阁任职,如今西州又添哀伤。
家族传承唯有节俭美德,何处还需要华丽的楼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为丞相特进观文南阳公(即挽词的对象)所作的悼词。诗中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扬和对其治国才能的肯定。"一相频虚位",描述了丞相虽已去世,但其职位仍然空缺,显示出他在生前的重要地位;"千龄要实才",则强调了丞相的才能之高,即使在千秋万代中也是难得的实才。
"庙谟从此定",意味着丞相的智慧和决策对国家大计有着深远影响;"边锁未应开",暗示他的去世可能会影响到边境的稳定,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东阁尝先到,西州重一哀",通过回忆丞相生前的忙碌和贡献,表达了对他逝世的深深哀痛。
最后两句"传家惟俭德,何处著楼台",赞美了丞相以节俭为家族美德,这种美德无需华丽的楼台来彰显,而是深入人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敬仰,也是对后世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