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分忧寄,东门叙解携
南海分忧寄,东门叙解携。
离城冲腊雪,宿馆听晨鸡。
画鹢江波远,鸣驺岭路迷。
陆梅香已尽,越鸟暖初啼。
入境风生扇,行春柳拂堤。
杀青前事在,饮水古人齐。
卧理应多暇,无忘寄尺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兰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著作之处。著作:撰写或编纂的书籍。
关西:古代地区名,指函谷关以西,这里代指作者的故乡。
南海:泛指南方地区,可能指作者要去的地方。
东门:通常指城市东门,有送别之意。
腊雪:农历十二月的雪。
画鹢:装饰华丽的船,常用于比喻文人雅士的舟车。
鸣驺:驾车的马匹,也指驾车的人。
陆梅:陆地上的梅花,象征高洁。
越鸟:南方的鸟,如鹧鸪等。
入境:进入某个地方。
行春:春天来临。
杀青:古时书籍制作过程,表示书稿完成。
饮水古人齐:饮水思源,效仿古人的智慧。
尺题:书信或诗文的短笺,古人常用尺简书写。
翻译
兰台的大著作,家族源流都来自关西。南海的忧虑由他分担,东门则是告别与安慰的场景。
离开城市时正值腊月雪纷飞,夜晚住宿旅馆聆听清晨鸡鸣。
江面上的画鹢舟渐行渐远,山路曲折让马车迷失方向。
陆地上的梅花香气已消散,南方的鸟儿开始温暖地鸣叫。
刚入境就感受到凉风习习,春天的柳树轻拂河堤。
完成书稿前的所有往事历历在目,饮水思源效仿古人的智慧。
闲暇时光适合深入思考,别忘了用尺素写下你的问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外游历时的所见所感和内心世界。开篇“兰台大著作,族派共关西”两句,通过对兰台盛况的大书房及家族共同关注西学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学术交流的重视。紧接着,“南海分忧寄,东门叙解携”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牵挂,以及通过文字来抒发离愁和寻求理解的愿望。
“离城冲腊雪,宿馆听晨鸡”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情境:在严冬里离开城市,遇见飞扬的雪花,而夜宿旅店中清晨被公鸡叫声唤醒,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不安。
“画鹢江波远,鸣驺岭路迷”通过对风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遥远而又迷茫的情感。画鹢即是描绘鹭立之势的意思,而鸣驺岭则是一处山名,路途的迷离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随后,“陆梅香已尽,越鸟暖初啼”两句,以陆地上的梅花和远方越地的鸟儿为象征,表达了一种季节更迭与生命更新的感慨。梅香散去,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而越鸟的鸣叫,则是春天到来的先兆。
“入境风生扇,行春柳拂堤”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的画面。诗人在进入某一区域后,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春风,而在行走中,感觉到春天的柳枝轻拂过河堤,这些细节丰富了诗中的意境。
“杀青前事在,饮水古人齐”两句,以对自然界生长变化的观察,来反思过去和现在。杀青,即指初春时草木开始变绿,而“饮水古人齐”则是指古人与今人共饮一河之水,表达了历史的连续性。
最后,“卧理应多暇,无忘寄尺题”则是诗人的自勉。卧理,即是指在自然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而“无忘寄尺题”则是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记通过书信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综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更表现了他对于文化传承、历史回忆以及个人情感表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