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全文

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

宋末元初 · 方回
所至无嚬蹙,当今亦鲜哉。
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
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
忽闻自天下,何策可春回。

注释

所至:所到之处。
无:没有。
嚬蹙:愁眉苦脸。
名誉:名誉。
非易致:不是轻易得到的。
悦服:使人愉快和信服。
汉令:汉代命令。
更:更改。
泉币:货币制度。
吴侬:吴地的人。
告:报告。
水灾:水灾。
忽闻:忽然听到。
自天下:从天而降。
何策:什么策略。
春回:春天回归。

翻译

所到之处无人愁眉苦脸,这在当今也是很少见的。
名誉并非轻易得来,让人愉快和信服是有其根源的。
汉代曾更改货币制度,吴地百姓报告水灾频繁。
忽然听说从天而降的好消息,有什么策略能使春天回归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喜刘伯宣尚书至五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或同僚升迁至高位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名誉和社会地位提升不易的深刻感慨。

“所至无嚬蹙,当今亦鲜哉。”这两句表现了对刘伯宣能够顺利达到高位而没有遇到阻碍的赞赏,并指出在当时这样的人和事实属罕见。这里,“嚬蹙”意指脸上的忧虑或不快,形容人的心情不愉快。

“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名誉和地位的重视,以及对于能够得到这些的困难。诗人认为,这些都是不容易得到的,而一旦得之,则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追求的。

“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这两句引用历史典故,以此比喻名誉和地位的重要性。“汉令”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货币制度改革,而“更泉币”则是指汉武帝时期实行的货币改革;“吴侬告水灾”则出自《左传》,讲述了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臣子预言并报告即将到来的洪水。这些典故被用来强调任何变革或事件都需要正确的应对策略。

“忽闻自天下,何策可春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社会状况的关注,以及对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探讨。在这里,“忽闻”意味着突然听到某种消息,而“自天下”则指整个国家或世界。“何策可春回”则是询问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带来希望和转机。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成功的祝贺,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社会变迁以及历史教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