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四夷共安富,兵偃祭类祃全文

四夷共安富,兵偃祭类祃

出处:《晨起祠先农道中
宋 · 彭汝砺
更阑烛花低,呼童起视夜。
问夜如何其,露落月未谢。
皇帝共神明,朝燕或为罢。
多仪礼有敬,少怠刑无赦。
今兹先农飨,上意在耕稼。
驾言投明起,不敢私安暇。
马蹄踏冰雪,雾露湿鞍马。
寒林月中影,十里开图画。
灯火望坛场,冠裳出次舍。
锵洋响金石,馨香纷彝斝。
百年礼乐中,万事无杂霸。
昏冥久尘土,今日闻韶夏。
心知至诚通,自可膏泽下。
清风吹菽麦,绿阴密桑柘。
人家实仓廪,得以时婚嫁。
四夷共安富,兵偃祭类祃
山川百神宁,天子乐无假。
敢后秋冬报,还见击鼓御。
顾予真缺然,何以补漏罅。
尚堪逐农樵,击壤歌圣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祭祀先农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仪式感和对农业的尊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夜晚到黎明的过渡,以及祭祀过程中的各种细节。

首句“更阑烛花低”,描绘了夜深人静,烛光微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接着“呼童起视夜”则体现了对时间的敏感与对仪式的重视。诗人询问“问夜如何其,露落月未谢”,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皇帝共神明,朝燕或为罢”两句,表达了对帝王与神灵之间关系的思考,暗示了祭祀活动的重要性和神圣性。接下来“多仪礼有敬,少怠刑无赦”强调了礼仪的严格与执法的公正,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秩序的重视。

“今兹先农飨,上意在耕稼”点明了祭祀的主题是感谢先农,鼓励农业生产。诗人描述了祭祀的准备工作,“驾言投明起,不敢私安暇”,表现了参与者的虔诚与辛劳。马蹄踏过冰雪,雾露湿透鞍马,寒林月影如画,这些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增添了仪式的庄重感。

灯火照亮坛场,冠裳整齐地走出,金石之音回荡,酒器香气弥漫,百年来礼乐相承,万事和谐有序。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祭祀活动的盛大与和谐。

“昏冥久尘土,今日闻韶夏”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心知至诚通,自可膏泽下”则表达了对上天恩泽的期待与感激。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希望四季轮回,国家安宁富足,山川神灵安宁,天子乐于享受祭祀带来的和平与喜悦。同时,他也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不足,但愿能追随农夫樵夫,歌唱圣化的时代。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对自然的敬畏、对礼仪的遵循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