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盘堆鸭脚,春味荐猫头
出处:《寄潭州张芸叟二首 其一》
宋 · 陈师道
湖岭一都会,西南更上游。
秋盘堆鸭脚,春味荐猫头。
宣室来何暮,蒸池得借留。
孰知为郡乐,莫作越乡忧。
秋盘堆鸭脚,春味荐猫头。
宣室来何暮,蒸池得借留。
孰知为郡乐,莫作越乡忧。
注释
湖岭:指一个位于西南的繁华都市。会:聚会,此处指城市。
更上游:地理位置更高。
秋盘:秋季的宴席。
堆:堆积,形容丰富。
鸭脚:鸭子的脚,可能指的是鸭肉或菜肴。
猫头:猫头鹰,这里可能指其肉或象征春季的到来。
宣室:汉代宫殿,象征朝廷或高位。
何暮:为何如此之晚,表示时间已晚。
蒸池:可能指温泉或池塘,暗示留连忘返。
孰知:谁知道。
郡乐:郡守的快乐,指官职上的满足。
越乡:越地,古代区域名,这里指湖岭所在的地区。
忧:忧虑。
翻译
湖岭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位于西南方向的更高处。秋季的宴席上摆满了鸭脚,春天的气息带来了猫头鹰的美味。
从宣室(汉代宫殿)来的时光为何如此之晚,让我能在此地多停留一些时日。
谁知道在这里做郡守竟是如此快乐,不必为此地是越乡而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寄潭州张芸叟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湖岭作为潭州(今湖南长沙)的代称,表达了对友人张芸叟的思念和对潭州美好生活的赞美。首句“湖岭一都会,西南更上游”描绘了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和优越,位于长江流域的上游地区。
接下来,“秋盘堆鸭脚,春味荐猫头”两句通过丰富的食物意象,展现了潭州物产丰饶,秋冬季节有鸭脚美食,春季则有猫头鹰肉,寓意地方风味独特,生活富足。
“宣室来何暮,蒸池得借留”暗指时间匆匆,诗人希望能像汉代贾谊被召见于宣室那样,即使迟来也能在潭州有所作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自己在潭州任职的欣喜。
最后两句“孰知为郡乐,莫作越乡忧”传达出诗人对潭州的喜爱和对友人的宽慰,暗示在潭州任职是一份快乐,不必过于担忧,流露出对友人安于潭州生活的鼓励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潭州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当地生活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