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仞岩端仙梵过,千株松下老僧迎
出处:《善权即事十首 其二》
宋 · 李纲
十日荆溪雪未晴,敲冰聊作善权行。
最怜击碎琼瑶片,欲爱长闻环佩声。
百仞岩端仙梵过,千株松下老僧迎。
斯游自觉平生少,颇怪淹留景太清。
最怜击碎琼瑶片,欲爱长闻环佩声。
百仞岩端仙梵过,千株松下老僧迎。
斯游自觉平生少,颇怪淹留景太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雪后探访荆溪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十日荆溪雪未晴”点明了环境背景——连续多日的雪尚未停歇,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接着,“敲冰聊作善权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雪后的荆溪中,以敲击冰面的方式前行,既体现了行动的艰难,也透露出一种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最怜击碎琼瑶片,欲爱长闻环佩声”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破碎的冰块比作琼瑶(美玉),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冰块的晶莹剔透,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环佩声”一词,既暗示了冰块碰撞时的声音,又让人联想到古代女子佩戴的环佩,增添了一种古典雅致的氛围。
“百仞岩端仙梵过,千株松下老僧迎”描绘了作者行进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景观。百仞岩端,仙梵飘渺,仿佛有仙人经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千株松下,老僧迎接,既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最后,“斯游自觉平生少,颇怪淹留景太清”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旅行的独特感受。他认为这样的旅行经历在自己的一生中并不多见,甚至有些惊讶于如此清澈宁静的景致,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独特体验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雪后荆溪的独行之旅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