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眼涡盘石窟中,古今俱向此投龙
出处:《投龙池》
唐 · 李翔
虎眼涡盘石窟中,古今俱向此投龙。
奫沦不啻深千丈,肸蚃皆应到九重。
洞穴昔闻通地府,风云今得遇灵踪。
无因犯世间雷雨,池面连天拔一峰。
奫沦不啻深千丈,肸蚃皆应到九重。
洞穴昔闻通地府,风云今得遇灵踪。
无因犯世间雷雨,池面连天拔一峰。
注释
虎眼涡盘:形容石窟形状像虎眼般漩涡状。投龙:比喻巨龙般的水流或瀑布。
奫沦:深渊。
肸蚃:古代传说中的地底声音,这里指深水波动。
九重:古代对天宫的九层描述,此处指极高之处。
地府:阴间、地狱。
灵踪:神灵或吉祥的踪迹。
雷雨:自然界中的风雨。
池面:水面。
拔一峰:冲出水面形成山峰。
翻译
在虎眼涡盘石窟中,古往今来都投下巨龙。深渊深达千丈不止,响应的声音直抵九重天。
听说这洞穴曾通向阴曹地府,如今风云汇聚显灵迹。
无法违背世间的风雨法则,石窟顶部仿佛要破水而出形成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神奇的自然景观——投龙池,通过对池中石窟、古今传说和深邃洞穴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李翔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丰富想象。
"虎眼涡盘石窟中,古今俱向此投龙。"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虎眼涡的涌动与石窟的深邃,构建了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场景,"古今俱向此投龙" 则传达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敬畏之情。
"奫沦不啻深千丈,肸蚃皆应到九重。" 这两句通过对水流和洞穴深度的描写,增强了景象的雄伟与神秘感,不啻(音同“坌”,意为堵塞)的河水和肸蚃(古人认为是山中怪兽)的出现,更添了一份奇幻色彩。
"洞穴昔闻通地府,风云今得遇灵踪。" 这两句则将投龙池与神话传说中的地府联系起来,诗人通过对洞穴的联想,将自然景观提升到了超自然的高度,同时"风云今得遇灵踝" 强调了诗人此刻所感受到的非凡体验。
"无因犯世间雷雨,池面连天拔一峰。"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一种总结与升华,无关乎世俗的雷雨,反而在池面的宁静中找到了与天地相通的境界,"拔一峰" 则象征着超越凡尘、追求极致之美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翔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神灵交流的诗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