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轩令子当年少,桥梓阴森全克肖
出处:《存德堂为包山徐以同赋》
明 · 徐庸
巨区湖上包山阳,四皓昔曾居此乡。
南州高士旧家世,经营甲第崇门墙。
静轩令子当年少,桥梓阴森全克肖。
炎刘宰相重传经,大易家人称跨灶。
富堪润屋德润身,存德扁堂资日新。
金庭玉柱形胜地,比屋自兹风俗淳。
即名取义孰云偶,要铭诸心味诸口。
脩省无过慎始终,光华肯使生尘垢。
五常天赋无烦偏,不待外求皆自然。
爱亲敬兄信朋友,学者固当希圣贤。
舜日尧天□致治,斯世斯民幸遭际。
铁划银钩好玩辞,后世存存期勿替。
南州高士旧家世,经营甲第崇门墙。
静轩令子当年少,桥梓阴森全克肖。
炎刘宰相重传经,大易家人称跨灶。
富堪润屋德润身,存德扁堂资日新。
金庭玉柱形胜地,比屋自兹风俗淳。
即名取义孰云偶,要铭诸心味诸口。
脩省无过慎始终,光华肯使生尘垢。
五常天赋无烦偏,不待外求皆自然。
爱亲敬兄信朋友,学者固当希圣贤。
舜日尧天□致治,斯世斯民幸遭际。
铁划银钩好玩辞,后世存存期勿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庸为存德堂所作的题咏。存德堂位于包山,与古代四位隐士四皓有关,其历史背景深厚。诗中描绘了南州高士家族的辉煌,以及他们精心营造的豪宅,强调了家族成员的优秀品质和道德修养。
诗中提到“静轩令子当年少”,赞扬了年轻一代的才华与继承家族传统的重要性。“炎刘宰相重传经”则暗示了家族与朝廷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儒家经典的重视。接着,“富堪润屋德润身”表达了财富与品德并重的理念,强调了内在美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金庭玉柱形胜地,比屋自兹风俗淳”描绘了存德堂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与淳朴民风,突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接下来的“即名取义孰云偶,要铭诸心味诸口”强调了名字与意义之间的联系,鼓励人们铭记于心,品味其中的深意。
“脩省无过慎始终,光华肯使生尘垢”教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谨慎行事,保持内心的光明与纯净。最后,“五常天赋无烦偏,不待外求皆自然”总结了道德修养的根本在于遵循自然的五常原则,无需外求,这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存德堂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赞美了家族的辉煌成就和道德风尚,同时也传递了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佳作。